
當前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
11-21
在線氧含量分析儀作為工業生產、環境監測等領域的“氧氣哨兵”,能實時捕捉氣體中氧氣含量的細微變化,其“感知”能力并非依賴單一原理,而是通過不同檢測技術構建的“信號轉換系統”,將氧氣的化學或物理特性轉化為可量化的電信號,實現精準監測。目前主流的“感知”機制主要圍繞電化學、氧化鋯、順磁式三大技術路徑展開。電化學法是最貼近“化學感知”的技術,核心在于氧氣與電極的特異性反應。分析儀的傳感器內封裝著電解質溶液與工作電極、對電極,當含氧氣的氣體擴散進入傳感器后,氧氣在工作電極表面發生還原反...
11-20
固定四合一氣體檢測儀作為化工、礦山等高危場景的“安全哨兵”,能同時對可燃氣體、一氧化碳、硫化氫、氧氣等關鍵氣體實現精準預警,其可靠性能并非單一技術作用的結果,而是傳感技術、數據處理、結構設計等多系統協同的結晶,背后蘊含著層層技術保障與功能設計邏輯。高靈敏傳感芯片是精準預警的核心“感知單元”。針對不同氣體特性,儀器搭載差異化專用傳感模塊:檢測可燃氣體采用催化燃燒式傳感器,其內置的鉑絲催化元件能在特定溫度下與可燃氣體反應,通過電阻變化轉化為精準濃度信號;一氧化碳、硫化氫則適配電化...
11-17
煙氣在線監測系統(CEMS)的安裝調試需遵循HJ75-2017等國家標準,覆蓋安裝前準備、核心設備安裝、分階段調試及驗收等關鍵環節,以下是詳細規范內容:安裝前準備現場與條件規劃:先勘查確定采樣點位,需避開煙道彎頭、閥門等渦流區,保證氣流穩定。搭建穩固采樣平臺,配備防護欄桿和安全通道;室內安裝儀器需保證干燥通風,室外需用具備防雨防曬功能的機柜。同時確認AC220V穩定供電,配備UPS不間斷電源,規劃好采樣管線、電纜的敷設路徑,縮短管線長度以減少誤差。設備與材料核查:開箱核對設備...
11-12
在工業氣體分析領域,氣體預處理系統是保障分析儀器精準運行的核心環節。而工業生產中,原料氣流量、濃度、壓力等參數常隨工藝波動形成動態負荷,系統對該負荷的適應能力直接決定分析數據的可靠性。因此,開展動態負荷適應性測試,對提升工業過程控制精度具有重要現實意義。本次測試以某化工企業的在線氣體預處理系統為對象,其核心功能為過濾粉塵、除水除濕及穩定壓力,適配氣相色譜分析儀。測試目的是驗證系統在負荷動態波動時,能否維持出口氣體參數穩定,滿足分析儀“粉塵含量≤0.1μm、露點≤-40℃、壓力...
11-12
粉塵檢測報警器是糧食加工、礦山開采、化工生產等粉塵爆炸高危場所的核心安全設備,其檢測精度直接關系到人員生命與生產安全。定期校準需遵循“標準溯源、流程規范、結果可控”原則,通過科學方法消除檢測偏差,確保報警器在粉塵濃度超標時精準觸發預警。以下是覆蓋全流程的定期校準規范要點。校準前準備需兼顧設備與環境雙重保障。首先明確校準周期:一般場所每6個月校準1次,高粉塵、高濕度等惡劣環境需縮短至3個月,新安裝設備投用前必須完成首回校準。校準前需準備標準物質(如粒徑0.3-10μm的鄰苯二甲...
11-7
在線氧含量分析儀作為工業過程中氣體成分監測的核心設備,其穩定運行周期直接影響生產效率與安全。要實現設備“長壽”,需圍繞精準維護、環境適配、規范操作等維度,落實以下5大關鍵動作。一、定期校準:保障核心檢測精度檢測精度是分析儀的核心價值,定期校準是維持精度的關鍵。需遵循設備說明書要求,每3-6個月開展1次單點或多點校準:使用標準氣體(如99.999%純氮、已知氧濃度的標準氣),按校準流程通入分析儀,觀察示值與標準值偏差,通過設備校準功能調整參數,確保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(通常≤&p...
11-6
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概述監測惰性、可燃性、有毒性氣體泄漏的監測控制系統。系統基于開放的系統結構,具備與其他品牌的系統設備(平臺)通過工業標準通訊、平臺和協議實現集成和信息交換,協議包括MODBUS、TCP/IP和OPC。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1、應由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、可燃氣體探測器和火災聲光警報器組成。2、應獨立組成,可燃氣體探測器不應接入火災報警控制器的探測器回路;當可燃氣體的報警信號需接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,應由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接入。要求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...